出口防護服可以采用輻照滅菌技術,這種技術能夠大幅提高滅菌效率,但同時也可能對防護服的性能和材料產生一定影響。因此,在出口防護服的生產和使用過程中,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和標準進行輻照滅菌,并確保防護服在有效期內使用,以保障其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1.輻照滅菌技術的應用
輻照滅菌技術在醫療用品領域已有廣泛應用,特別是在疫情期間,該技術被用于一次性醫用防護服的滅菌處理。根據搜索結果,電子束輻照和60Co輻照均能有效對一次性醫用防護服進行滅菌。此外,國務院聯防聯控醫療物資保障組印發的《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應急規范(臨時)》也明確指出,可以采用輻照(鈷60或電子加速器)方式對醫用防護服進行滅菌。這表明出口防護服完全可以采用輻照滅菌技術。
2.輻照滅菌的效率與優勢
輻照滅菌技術相較于傳統滅菌方法,具有顯著的效率優勢。傳統的環氧乙烷滅菌通常需要7-14天,而輻照滅菌則可以將這一時間縮短至1天以內。這種快速的滅菌方式對于急需防護服的緊急情況尤為重要,能夠大幅縮短生產周期,提高供應效率。
3.輻照滅菌的安全性
輻照滅菌技術使用的是輻照而非輻射,不會對防護服造成直接的放射性污染。根據規定,輻照食品必須嚴格控制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和限定的劑量標準內,不會產生感生性輻射,因此,經過輻照的產品對使用者的健康并不會產生影響。
出口防護服輻照后有影響嗎?
1.對防護服性能的影響
輻照滅菌對防護服的性能有一定的影響。研究表明,不同材質的防護服對輻照的耐受性不同。例如,PET/PU材質的防護服在滅菌劑量(≤50 kGy)下γ射線輻射對其拉伸性能影響不大,而PP/PE和PE的拉伸性能隨著吸收劑量的增加而不同程度地降低。這意味著輻照滅菌可能會影響防護服的物理性能,尤其是對于含有PP材質的防護服。
2.對防護服材料的影響
輻照滅菌后,防護服材料表面疏水性下降,接觸角降低,這可能會影響防護服的防水性能。此外,輻照后防護服在貯存一個月后拉伸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變小,表明輻照滅菌后的防護服在儲存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老化。